澳媒惊曝中国军演!战时预警拉响,澳大利亚危机感升级
你有没有想过,澳大利亚到底有多依赖美国,假如真出点事,澳洲自己能不能撑得住?最近一件令人尴尬的事再次把澳洲国防的软肋暴露在了聚光灯下:澳大利亚竟是通过一位民航机长的广播才知道中国海军在自己家门口搞军事演习。就这样,澳洲防务部门一头雾水,等着别人给他们报信。这种慢半拍的反应速度,说得直白点,就是你家的门口出了事,得靠邻居透口风你才晓得。这让人不得不怀疑,要真发生战争,澳大利亚会不会第一个被点名“出局”。
这一事件背后的问题其实根深蒂固。澳大利亚长期在情报侦查和设备维护上捉襟见肘。比如,他们的侦察技术说是“现代化”,但实际覆盖面严重缺乏,比如南部海域和西北方向,这些地方常常是情报死角。军方内部一度讨论要升级雷达系统,但预算和实际进展总是慢得让人生气。很多设备还停留在上世纪的保养方式,关键时刻,能不能用都打个大问号。这不是电影情节,在几次澳军演习里就暴露过,只不过平时大家不太关注。
更让人无语的是,澳大利亚国防几乎处处依赖美国,“自主性”基本就是一句空话。前阵子兰德公司发布的报告就揭露了一组令人咋舌的数据:澳洲武器库存中,有80%都得靠美国的供应。
包括导弹、重要零部件这些真家伙,一旦除了美国没人帮忙,澳大利亚就成了“无防之地”。拿大堡礁的珊瑚来比方,说澳洲防务自主像珊瑚一样脆弱,真是一点不夸张——风浪一来,说不定全都碎了。这不是危言耸听,澳大利亚国会的听证和不少智库分析都不断在敲警钟:靠美国这根“拐杖”走路,关键时刻万一断了,澳洲自己不仅没得跑,连自救都难以实现。
可别以为靠上了强大盟友就能高枕无忧,现实其实挺残酷的。过去澳大利亚还以为东南亚的伙伴们会拉一把,但最近几年局势变了。泰国突然取消了跟澳大利亚之间的联合海上巡逻,菲律宾这边公开说保持中立,不选边站队。
连一向“讲义气”的英国都让智库发政策文件,建议别在台海危机爆发时跟着瞎冲,意思就是“你自己看着办,别指望我们”。以往那种联合国军,大家一起来帮忙集体出头的好日子,早就成为历史了。现在澳大利亚在亚洲安全格局里,越来越像一个“孤岛”,左右没人愿意陪着冒险,危机一来真的就是自己扛。
当然,澳洲也不是坐以待毙。今年三月,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加码国防预算,多拨了45亿澳元准备升级导弹、改造空军,还要推动雷达系统的现代化,让南部海域和敏感地区都能看得更远一点。
包括本土军工厂也在扩容,据说要慢慢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同时澳洲也在AUKUS协议和美英澳合作上投入更多资源,希望自己在贸易和安全之间找个平衡。但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些政策虽说士气可嘉,短期内问题却不好解决。情报数据共享的漏洞、设备维修滞后的尴尬,短时间没法靠撒钱就彻底补上。国防部自己给出的内部报告都很诚实,提醒大家没必要过分乐观,否则只是自欺欺人。
说到这里,其实澳洲的普通人也挺焦虑。不少调查显示,民众对自己国家的安保政策信心并不高。大家关心的不光是国防预算花了多少,而是真遇上麻烦,到底能不能保护好自己。这不单是理论讨论,连国会一些议员都直言不讳——澳大利亚的防务“就像是个泄了气的足球”,外头风浪一大,啥都挡不住。
包括一些澳洲大学里的安全政策专家也表示,现在亚洲的力量对比变化太快,以前那种“躺在美国怀里睡大觉”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了。智库最新的分析也认为:“澳洲的国防自主权不是天生就有,而是需要重新建立。”
其实整个澳大利亚的防务困境,说白了还是没有自己的“底子”。过度追求外部依赖,加上盟友没那么给力,内部又改革不到位,各种问题堆在一起,谁都明白危机感并不遥远。对于未来,专家们建议短期内一定要加快自主能力的打造,把军工、侦察、后备力量都及时补齐。民众的期待也越来越实际:多点独立,少点幻想,真正见到可以信赖的改变。
亡国危机,不是恐吓,只是一种清醒的提醒。等风暴真的来临,澳洲能不能稳住,全世界都在看着。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