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阅兵前夕,日本急劝各国别参加,荒谬理由照出其历史小九九
2025年9月3日,全球的目光都将投向中国。一场庄重的国家仪式,正等着在这里拉开帷幕,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盛会,不光是为了回顾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更希望向全世界喊话: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才是我们共同的愿景。中国在请柬上反复强调,纪念活动是为了凝聚共识,不是为了制造对抗,就是想向全人类发出和平的呼唤。
可就在这场全球瞩目的纪念活动前夕,一股不和谐的声音却悄悄冒了出来。日本政府通过外交渠道,向各国发出了一封特殊的“劝告信”:要“审慎考虑”是否参加中国的纪念活动。这事儿一开始在欧洲政界流传,后来被国际媒体一报道,不少人都觉得,日本这波操作,有点儿让人摸不着头脑,更像是一场意图不明的“政治烟雾弹”。
日本给出的公开理由,说是担忧“中国主导的历史叙事在国际社会进一步扩散”。这理由一出来,国际社会里立马就炸开了锅,很多人都觉得荒谬,根本站不住脚。它不仅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这个全人类的共同记忆格格不入,更揭示出日本自己在历史问题上,那点儿深藏不露的焦虑。
日本的小九九
日本的“审慎呼吁”策略,伴随着纪念日的临近,显得越来越紧张。这种劝说行动从欧洲外交圈开始扩散,一步步进入国际视野,它背后到底想干嘛,引发了各种猜测。外界普遍认为,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外交建议,而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干预。
在各国对中国纪念活动的参与态度上,明显出现了分化。俄罗斯总统和塞尔维亚总统等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已经明确表示要出席这场盛会,他们的参与,反映了对历史真相的尊重,以及对和平倡议的认同。这些已经确认出席的国家,大多不属于传统的西方阵营。
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大国则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美国总统决定不参加中国的纪念活动,并安排在同一天于白宫会见波兰新任总统,显示出其在外交日程上的优先考量。印度总理虽然将前往中国参加上合组织峰会,但明确表示不会出席阅兵式,这其中透露出一种微妙的平衡。
韩国总统也选择访问日本和美国,并由国会议长代表出席中国的纪念活动,这同样体现了其在区域外交中的复杂考量。有分析认为,尽管当前立场各异,但考虑到盟友关系中的紧张态势,一些西方国家未来仍有可能改变立场,考虑出席。
历史,是面照妖镜
日本声称担忧“中国主导的历史叙事扩散”,这理由本身就站不住脚。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全人类的共同记忆,而中国作为二战的主要受害国和亚洲主战场,拥有无可置疑的历史发言权。这种担忧在这种背景下显得突兀,反而揭示了日本自身在历史问题上的深层回避。
日本试图通过外交施压来干涉他国决策,这种行为侵犯了主权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它不仅是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挑战,也暴露了其对历史真相的扭曲认知。一个国家选择参与何种纪念活动,是其主权范围内的事务,不应受到外部不当干预。
日本“审慎呼吁”的背后,是其长期以来不愿正视二战侵略历史的顽疾和深层焦虑。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本应以谦卑姿态反思战争罪行,但其行为却缺乏这种应有的姿态。这种态度与十年前中国举办70周年纪念活动时相比,并无明显改变。
日本的“审慎呼吁”表面上看似理性,实则掩盖了其不愿面对历史真相的焦虑与不安。这种不安感源于其国内长期存在的历史修正主义倾向。例如,一些日本政客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规模,或质疑“慰安妇”制度的存在,这些言论严重歪曲了历史事实。
在教育领域,日本部分教科书对侵略战争的性质描述模糊,甚至将“战争责任”淡化为“战争不幸”,试图逃避其应承担的历史责任。这种教育导向无疑助长了年轻一代对历史认知的偏差。
靖国神社供奉着甲级战犯,日本高官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持续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争议和谴责。然而,这些争议并未促使日本真正反思其历史,反而使得其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更加僵硬。一位匿名外交人士曾直言,日本提出的理由“不具说服力”,更像是出于自身历史焦虑的反应。
地缘棋局与小算盘
日本此次外交行动,除了历史修正主义的惯性,也深受地缘政治博弈和国内政治考量的影响。作为美国的“战略前沿基地”,日本的行动往往与美国的“核心盟友”立场保持高度一致。其举动隐约体现出一种试图影响国际事务的“霸权思维”,与美国在区域乃至全球战略上的协同性不言而喻。
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尤其在多边外交和和平合作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崛起对日本传统的国际影响力构成了挑战,也使得日本对此类纪念活动格外敏感。中国主办的纪念活动被视为展示国际凝聚力的重要机会,这无疑加剧了日本对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可能被削弱的担忧。
此外,日本的行动也带有浓厚的国内政治算计。近期日本参议院选举后出现了一些微妙变化,执政党在议会席位有所减少,这使得他们需要通过更为强硬的姿态来吸引“极右翼选民”,以稳固执政党的基本盘,并削弱新兴极右翼政党的影响力。
例如,近期日本雅虎新闻报道的舰艇事件,先是声称“开炮警告”,随后又修改为“信号枪警告”,以及日本国内一些“日本自卫队一定能打败解放军”的言论,都可能是为了迎合右翼民族主义情绪。这些消息和呼吁,其重点可能在于吸引特定选民的注意力,为国内政治服务。
结语
中国此次纪念活动的核心主旨是“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不仅是对本民族浴血奋战的致敬,更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庄严纪念。它旨在提醒全人类勿忘黑暗,珍视自由与和平,是向未来发出的和平之声,也是对历史的守护。
历史不是任人涂改的画布,不容被遗忘或歪曲。在亚洲,二战留下的战争创伤至今未愈,纪念是为了让历史教训成为和平的警钟,而非激化仇恨。拒绝面对历史者,注定在未来失去方向。历史的归属权属于记忆的守护者,而非篡改者。
日本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影响他国对历史的回顾,这种行为最终将使其失去道义立场,并可能在未来迷失方向。面对这种挑战历史真相的行为,国际社会应保持清醒,共同守护二战胜利成果,警惕任何试图篡改历史、阻碍和平进程的举动,确保历史的教训永远为人类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