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商量余地,特朗普访华前认怂,中方7字红线压垮美国关税核弹
2025年7月2日,特朗普政府突然向美国两大乙烷出口商发函,取消了对华出口乙烷的限制。 禁令解除后不到8小时,8艘满载乙烷的货轮立刻从墨西哥湾驶向中国港口。 这些船此前因禁令滞留近一个月,导致美国能源公司每天损失超300万美元。
同一天,德国西门子公司发布声明,证实美国商务部已解除对其芯片设计软件(EDA)的对华出口限制。 这意味着华为、中芯国际等中国企业可自由购买该软件,无需再申请美国政府许可。 而就在5月底,美国还以“国家安全”为由强制切断供应。
这次解禁并非美方“善意让步”,而是中美5月伦敦贸易谈判的硬性要求。 根据协议,中国承诺放宽稀土出口管制,美国则需取消对华技术限制。 但直到7月初,特朗普才完成这两项作业。
乙烷博弈暴露了美国的战略漏洞。 美国生产的乙烷约50%依赖中国市场,但中国同时掌握着矿产命脉。 当特朗普用乙烷卡中国脖子时,中方直接转向俄罗斯和中东采购,成本仅增加5%;而美国能源公司库存积压,逼得德州议员联名上书白宫。
芯片设计软件的解禁更像“虚空造牌”。 西门子EDA软件虽重要,但中国华大九天等企业已加速国产替代。 2025年上半年,中国芯片设计软件本土化率突破40%,美国制裁反而助推技术自立。
民调显示,特朗普支持率已跌至43%,53%选民不满其经济政策。 2026年中期选举逼近,他急需复制2025年初访问沙特签下千亿订单的“公关奇迹”。
企业代表团名单泄露其真实目标:特斯拉CEO马斯克要谈上海超级工厂扩容;英伟达黄仁勋紧盯AI芯片对华销售许可;摩根大通戴蒙计划推进金融业务落地。 这些巨头2024年在中国市场平均营收占比达28%,贸易战让苹果市值蒸发2200亿美元。
更关键的是美债危机。 美国联邦债务突破36万亿美元,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至4.5%。 中国连续6个月减持美债,若抛售加速将冲击美元信用体系。 特朗普私下向华尔街承诺:访华将说服中国增持美债。
若特朗普团队触碰红线,后果很直接:2024年11月,美国务卿卢比奥因窜台被中方制裁,至今无法入境中国。 若他执意随行访华,行程必然告吹。
特朗普原计划参加9月3日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与普京同台亮相。 这被其顾问视为“历史性公关时刻”,可塑造“调停俄乌冲突”形象。
但美国内鹰派强烈反对。 参议员卢比奥声称:“中美俄平起平坐会削弱西方联盟”,共和党议员联署阻挠普京受邀。 迫于压力,白宫考虑改期至10月APEC峰会期间顺访,借日韩行程稀释政治风险。
7月9日是中美“关税休战”到期日。 美国原计划对中国半导体加征25%-50%关税,医药原料药加征10%-25%关税。 但商务部内部文件显示,若中国保证镓、锗等稀土稳定供应,半导体关税可能暂缓。
欧盟正紧盯特朗普动向。 7月6日德国《商报》披露:若美国对中国半导体征税,欧盟将同步对美征收“数字税”,苹果、谷歌首当其冲。
特朗普在关税战中输掉了第一回合,2025年5月日内瓦协议写明:中国放宽稀土出口,美国取消EDA软件、乙烷、飞机发动机限制。 但当他试图用“撤销部分禁令”换取访华红毯时,北京亮出终极底牌:台湾问题没有谈判余地,唯有彻底停止“以台制华”,才可能打开元首外交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