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人民币”终结美元霸权?离大谱!此文告诉你真正答案

产品展示 2025-08-22 16:36:06 96

前不久,中国正式启动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雅江梯级电站。预计整个工程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超过三峡大坝,达到令人瞠目的3000 亿千瓦时。届时中国将成为电力超级大国,加上在光伏发电技术优势,还有我们引以为傲的特高压技术,是不是可以用人民币锚定“电力”来终结美元霸权?其实网络上一直流传各种各样的锚定物,比如“稀土人民币”,其实这些所谓的锚定物都缺乏最基本的金融常识,本文会详细解释为何这些无法成为锚定物以及人民币终结美元霸权取胜之道。为何“电力人民币”离大谱?因为所谓货币锚定物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1.国际共识性(不要你以为,要所有人都以为)货币锚定物不是你想锚定啥就可以锚定啥,更不是你啥有优势就是锚定自己的优势,而要大家都能接受,美国军力这么强大,二战后军工能力世界第一,美国为啥不锚定自己的武器呢,而必须锚定黄金呢?很简单呀,因为金银是几千年来人类共同筛选出来的,成为锚定物是所有人的共识,是所有人都认可的,你锚定别的东西,别人不认可呀。朱元璋就曾经尝试过,就是发行宝钞给官员发工资,皇帝的命令够厉害吧,可是依然改不了宝钞成为厕纸的结局,别人不认可的锚定物就跟厕纸一样是废纸一样。2、价值稳定性货币锚定物需具备长期稳定的价值属性,能够为货币提供可预期的价值尺度。金银因为稀缺性,所以价值相对稳定,曾长期作为货币的锚定物。因为开采技术及储量的问题,银一直是古代的货币锚定物,近代以来,黄金才作为货币锚定物。那么电力稀缺吗?一点也不稀缺,电力大多数国家都有,无非是发展中国家覆盖率低,发达国家覆盖率高,而且缺口并不大。2024年,全球各国出口电力产生的国际销售收入总和为598亿美元。这点交易量连大宗商品都算不上,而2024年全球石油市场规模预计为2.1万亿美元,电力交易量连石油的零头都不到,拿什么去取代美元,你觉得拿一个交易量更少的锚定物去取代交易量更多的,可能吗?不仅如此,全球电力主要集中在欧洲。2024年,欧洲以458亿美元的电力销售价值独占鳌头,占据全球总量的76.5%。意味着如果用电力锚定,你必须瞄向欧洲,我们电力价格确实很便宜,也拥有特高压技术,运输几千公里可能没问题(成本上国内已经摊过了)但是距离欧洲几万公里,先不谈运输损耗,一路到欧洲建设成本会让最终成本远高于当地的电价,那么别人为何要购买你的电力?如果不购买电力,别人电力交易为啥不用欧元要用人民币?毕竟美元霸权下,别人都是用欧元交易的。这只是陆路可以连接的欧洲,如果是澳洲、南美洲呢?3.可管理性货币发行量需与锚定物总价值保持动态匹配,避免“货币-资产”脱钩。真正的锚定物,是需要货币发行量来匹配,也就是说你发行多少货币必须根据锚定物的量来定。例如布雷顿森林体系因美元超发与黄金储备脱钩最终崩溃。 那么发行多少人民币能根据发电量来吗?很明显不能。再说电力人民币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因为电力人民币只是存在想象里,连尝试的第一步都没走出来,前文的雅下水电站建造周期是十年,如果美元霸权突然崩溃了,你能说等一下,给我一点时间我把“电力人民币”弄出来给你们用,现实吗?当然其他锚定物都是类似问题,是很难真正作为锚定物,因为锚定物最重要是获得所有国家的认可,而不是自嗨。美元霸权的根基从上面货币锚定物的要求,可能会有人发现,为啥美元就可以锚定石油,美元发行也没有匹配石油呀,怎么就建立石油美元体系呢?这个问题好,因为你终于找到问题的关键了。问题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美元根本就没有锚定石油,锚定的是美元信用,石油美元只是你看到的表象。大家都知道,1946年美国建立美元-黄金的《布雷登森林体系》,这个体系确立了美元霸权。而在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登森林体系》解体。1974年,美国与沙特阿拉伯正式签署协议,确定以美元作为石油贸易的计价和结算货币,标志着“石油美元”体系建立。从上面可以看出什么问题,第一、黄金-美元终结并不是美元霸权终结,美元仍掌握金融霸权,所以才可以选择大宗物品石油。第二、1971年-1974年(石油美元体系前),美元这时候是没有任何“锚定物”的,但是毫无疑问美元仍是世界最通用的货币(欧元还没出世,日元还没崛起),那么石油等大宗货品贸易是用什么支付的?答案是美元支付所以答案呼之欲出了,那就是在石油美元之前,石油交易就是美元支付的,石油美元只是把默认的支付方式用白纸黑字确认下来锦上添花而已。美元选择了石油这一大宗商品的代表而已,石油美元是美元霸权的表象,只是美元霸权的冰山一角,从体量也可以看出来,石油交易量一年2.1万亿美元,全球金融市场体量有多大,1088万亿美元,而全球主要的金融产品,如债券、股票、期货等,大多以美元计价和交易。石油交易量在金融市场面前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即使石油结算全换成欧元也动摇不了美元的根基,因为美元信用没有崩溃,只需要再换一个大宗商品而已,就像美元从黄金换到石油一样,甚至后面的稳定币。金融霸权不可能依赖于某一个大宗商品,而且随着天然气及新能源的崛起,石油作为能源的地位一直在下降。而美国在石油领域的地位其实越来越巩固,美国一直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占全球需求的18.7%,而且美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2024年石油产量达2013.5万桶/日,占全球总产量的20.8%。即使在石油上,都很难动摇美元,要终结美元霸权本质上要动摇美元信用,而美元的信用也正在削弱,美债已经达到3.7万亿美元,美债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窟窿越来越大,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拭目以待就可以了。人民币的取胜之道目前来说人民币要取代美元还有两步很关键。第一步是汇率管制,汇率管制的初衷是控制金融风险和保证币值稳定以利于出口,但是人民币要走向世界货币,这是必须迈出的一步。经济学中存在着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理论,按照该理论:“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维持固定汇率、独立的货币政策及资本自由流通”。说简单一点就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宏观经济范畴里有稳定的货币汇率、独立的货币政策、货币的自由兑换这三个重要的领域,而这三个领域只能做到同时拥有其中两个。美国、日本、英国及欧盟等世界主要国家选择了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货币的自由兑换,然后放弃了对货币汇率的控制权,而中国选择了独立的货币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汇率,放弃货币的自由兑换,这也就导致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和自由流通。不能自由流通就意味着外国是无法自由兑换人民币,这样是很难真正成为世界货币的。如果要成为世界货币,或许需要重新选择,选择货币自由兑换和独立的货币政策。第二步就是贸易顺差顺差从贸易角度是好事,但是金融角度,尤其是世界货币的角度,就不一定是好事了。2024年,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7679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与绝大多数国家贸易处于顺差地位,假如人民币是世界货币的话,就意味其他国家很难从中国赚取人民币,人民币无法在世界上流通,也就是没有流动性。美元是怎么做的?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以货物贸易逆差以输出流动性,向世界输出美元,其他国家获得美元后,通过购买美国国债、投资美国金融市场实现“美元回流”,通过货物逆差,美元顺差实现循环。那贸易顺差应该怎么做?其实这条路美国也走过了,那就是黄金美元之路,二战后,美国对世界其他国家都是贸易顺差,加上丰富的黄金储备,美国在1948年持有21682吨黄金,占全球官方黄金储备的74.5%,其他国家无法从美国手中赚取美元,所以固定一盎司黄金兑35美元,确立黄金美元体系。因为日本、德国的崛起,冲击了美国对外贸易,1971年,美国首次出现全年货物贸易逆差(约20亿美元),而美国黄金储备降至8270吨,尼克松不得不主动结束了黄金美元,进入信用美元时代。当然我们走的也是这条路,我们一直在稳步增加黄金储备。近几年,这一步伐在加速。2025年7月末,人民银行黄金储备报7396万盎司(约2300.41吨),占外汇储备资产的7%,而2023年这一比例才3.9%,2年几乎翻了一倍,一方面稳步提升黄金储备。同时,我们一直在减持美债,以静制动,静待时机只等美元信用危机出现,到时振臂一呼,黄金人民币诞生,人民币将开启属于自己的王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