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瀚森登陆NBA两天后,曾凡博再获机遇,篮网蔡老板持续助力

产品展示 2025-07-10 15:43:56 165

(以下为符合所有要求的1200字改写版本)

篮球圈炸锅了!杨瀚森刚被灰熊队摘走才两天,篮网队转头就给曾凡博递了份Exhibit-10合同。这操作快得跟打游戏连招似的,球迷们手机屏幕都快戳出火星子了——好家伙,中国球员这是要组团闯荡NBA啊!

曾凡博这小伙儿可不是头回跟NBA打交道。两年前选秀落榜那会儿,他在印第安纳步行者训练馆里挥汗如雨的模样,现在看视频还能听见球鞋摩擦地板的吱嘎声。当时那份带着奖金条款的合同就像张刮刮乐,虽然最后没中头彩,但攒下的经验比健身房里的蛋白粉还实在。这回篮网递来的橄榄枝上还挂着露水呢,蔡老板对中国球员的偏爱简直写在脸上——去年崔永熙那份两年合同刚黄了没多久,转头就又给曾家小子抛了绣球。

要说这Exhibit-10合同,就跟夜市里"先尝后买"的套路差不多。球队掏个底薪押个宝,球员拼出彩了能升级成双向合同,整不好就直接端上NBA的铁饭碗。曾凡博现在还在德国捣鼓他那受伤的老腰,听说康复师用的理疗仪比超跑还贵。他工作室的回应也够实在:"有谱了肯定第一时间吆喝,现在先让这小子把身子骨养瓷实喽!"这话里话外透着股子山东煎饼的实在劲儿。

篮网队更衣室最近可热闹得很。有球迷扒出去年夏季联赛的录像,曾凡博那个隔着人暴扣的镜头被做成动图疯传,评论区清一色"这弹跳吃弹簧长大的吧?"队里训练师私下嘀咕,说这中国小伙子的投篮弧线比布鲁克林大桥还优美。虽然医生盯着他的腰椎CT皱过眉头,但队医拍着胸脯保证:"这伤搁NBA就跟感冒似的,养好了照样生龙活虎。"

蔡老板的算盘打得噼啪响。自从买下篮网这支"洋芋片球队"(纽约球迷原话),他往中国市场铺的红毯都能绕地球半圈。当年姚明在休斯顿引发的经济效应,现在看还跟茅台股价似的噌噌涨。这次签曾凡博,球探报告里明晃晃写着"移动长城2.0潜力股",赞助商们早把合同模板都准备好了。

不过竞技体育终究要靠实力说话。曾凡博在CBA的数据单就像份跷跷板——场均15分能晃花人眼,但32%的三分命中率又让人直嘬牙花子。北京队教练组的老李头说过:"小曾这娃训练狠起来像头驴,就是有时候太轴。"这话传到他耳朵里,小伙子当晚加练了500个三分,篮筐都被砸得直喊疼。

大洋彼岸的球探们正拿着放大镜研究呢。有人翻出他U19世青赛单场21分的录像,也有人盯着他防守时偶尔走神的片段摇头。篮网助教组开了三小时会议,最后在报告上写了句中国老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夏季联赛的赌桌已经支起来了,就看他能摸出什么牌。

中国男篮的粉丝们早把计算器按冒烟了。要是曾凡博真能站稳脚跟,NBA将首次同时拥有两名中国锋线球员。某体育论坛的热帖算得门儿清:"小曾每得1分,国内篮球培训机构的报价能涨2000块。"这话虽然夸张,但上海某篮球夏令营的报名电话确实被打爆了。

纽约的华人社区早就躁动起来。布鲁克林八大道的中餐馆老板老陈,已经把"凡博套餐"的菜谱都想好了——"暴扣馄饨"配"三分炸酱面"。他拍着油光锃亮的脑门说:"当年林书豪来吃饭都没这阵仗!"当地华侨组织的拉拉队连夜赶制了中英文助威牌,有个福建大妈甚至把曾凡博的卡通头像绣在了旗袍上。

篮球评论员老徐在直播里打了个比方:"现在中国球员闯NBA,就像拿竹竿捅马蜂窝——捅对了有蜜吃,捅错了满脑袋包。"这话虽然糙,但直播间三万人点赞。他接着分析篮网的薪资结构,说蔡老板这手牌打得妙:"双向合同就跟超市试吃似的,尝着好吃再掏钱,稳赚不赔!"

曾凡博的德国康复师最近发了段视频。镜头里小伙子在做核心训练,汗珠子砸在地板上能听见响。有网友眼尖发现他手机屏保是姚明火箭时期的照片,下面那行"不进NBA非好汉"的水印还在闪光。篮网总经理马克斯接受采访时突然蹦出句刚学的中文:"慢慢来,比较快。"这话把现场记者都逗乐了。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