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2万人入境,阿富汗快撑不住了:被伊朗驱逐的他们,有家回不了
6月的波斯边境,难民潮滚滚而来。成千上万的阿富汗人低头排队,身后是一车一车押送他们“回家”的伊朗警察。没人说话,只有皮鞋踩在尘土上的沉闷响声。阿富汗边境的清晨,如同47年来无数次轮回的噩梦。
但这一次,规模完全失控。15天内,50万人被驱逐,平均每天2万。每天2万难民,这不仅是数字,更是一次扑面而来的社会崩塌和地缘冲击。
外界想象不到,阿富汗现在是什么状况。联合国的数据摆在那里,97%的阿富汗人活在贫困线下。等于整个国家都在“拼命活着”。现在,为伊朗社会“减负”的50万人,还要被抛回彻底绝望的家乡。这是什么概念?400万阿富汗人正被驱逐,相当于全新西兰的人口,一个国家瞬间被打翻。
这场人道灾难只是刚刚开始,尾随而至的,是火药味十足的政治危机。
先回头看看这波大规模驱逐。1978年以来,阿富汗难民如同被世界丢弃的乒乓球,从苏联侵略、塔利班崛起到美军入侵,再到美军撤离,这条逃亡之路不曾断过。一轮轮国际格局变化,世界的注意力总在别处。有意思的是,每逢全球热点,阿富汗人的哭喊永远被压到声音最底层。2015年欧盟头疼叙利亚难民,阿富汗难民成了“不可见”;2022年塔利班复辟,人刚逃出去,全球视线又被俄乌撕扯走。今年,加沙的硝烟再次淹没这里的生灵。
阿富汗难民就是这样:不是活在新闻里,就是死在历史缝隙间。
但这次伊朗,动手比以往都狠。背后其实没什么复杂。伊朗本国被西方制裁得喘不过气,经济崩盘,通胀高企。400万阿富汗人在本已拮据的国度里,成了最软的“出气筒”。伊朗高官在电视上公开将难民描绘成“以色列间谍”,把国家安全的锅也扣在穷难民头上,这逻辑已经荒唐到令人发笑。你让一个97%人都饿肚子的民族去给摩萨德当间谍,这还不如小说写得大胆。但现实常常比讽刺更冷。
再看国际移民组织的现场描述,最扎心的一句话:“我们目前仅能覆盖10%的受助需求。”简而言之:90%的人等于自生自灭。对于一个本来就资源稀缺的阿富汗,相当于往已经破的罐子里拼命灌水。能撑多久?答案显而易见。
这还不只是伊朗例牌菜。巴基斯坦这边也没闲着。作为另一个阿富汗难民的栖身之地,巴基斯坦近来也加紧遣返,只不过速度稍慢而已。甚至阿联酋那些西方盟友,面对涌来的阿富汗难民,也不肯接收。最讽刺的莫过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当年公开许诺,会保护那些为美军效力的阿富汗人。结果现在这些人被巴基斯坦强制遣返,美方如同失忆一般,承诺变成了一张用完就扔的废纸。
20年的美军驻扎,2万亿美元花得血本无归,留下一地冲突和债台高筑。谁会为后果买单?难民。
外界对阿富汗的绝望早有耳闻,但很少有人能理解人口强制迁徙的真实震荡。每天2万人的流入,正在彻底打乱本就脆弱的社会结构。尤其是被遣返的大量女性、少女,她们很多是为逃避塔利班的极端政策才外出,如今又不得不回到那片属于“男性”的土地。上一秒还能读书、谋生,下一秒只能接受教育终结、生活禁锢、甚至是来自极端分子的报复。多少为上一个政权工作过的官员、士兵、学者、女权人士,如今只能回国自求多福。
联合国阿富汗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理查德·贝内特一句话戳破本质:“强迫阿富汗人返回一个正经历人道主义危机、存在系统性迫害妇女与女童行为、且切实存在暴力及报复风险的国家……这完全不合情理。”
孩子、女人和老人被扔进绝境,这种景象对国际社会来说却像是橱窗里一件无关痛痒的展品。有什么后果?地区治理能力迅速恶化。难民涌入导致巨大就业和生计压力,加剧贫困。反过来,这种极端贫困又成了恐怖主义和毒品集团的温床。每一轮冲突和崩溃,都在把整个中亚地区变成未来的地缘难题。用联合国的话说,2025年被驱逐出伊朗的阿富汗人或将达到400万,几乎相当于再造一个中等国家。这种规模的人口强迁,以往历史只有战乱区的“流亡政府更替”才能与之相比。
阿富汗的动荡一旦爆表,最先遭殃的绝不只是它自己。国际恐怖主义、极端暴力、毒品跨国走私,很快就会顺着中亚通道甚至渗入俄罗斯、东南亚。更别说,如果塔利班的权力根本无力收容、管理和安置这些回流人口,冲突又将回到国内外各个派系。难民危机真正可怕之处就在于,它能引爆新一轮区域乱局,同时摧毁原有的社会肌理。
按理说,这种世界级危机,联合国怎么也该作为头号议题紧急处置。现实却只留下两个字:无力。联合国阿富汗援助团团长罗扎·奥通巴耶娃公开呼吁:国际社会必须立即向阿富汗提供援助。但从联合国统计来看,今年为阿富汗筹集到的资金只够满足基本人道主义需求的22%。剩下的78%,就是现实社会给出的答案。
美国等西方大国还在为加沙、俄乌、台海搬砖操心,面对阿富汗大批难民,顶多就是“谴责+呼吁”。花2万亿美元打仗,花24亿美元救命都不情愿,这世界的逻辑还用多说吗?
塔利班说,他们有能力消化返乡难民。事实却摆在那里:就业、医疗、粮食、教育全线瘫痪。被驱逐的难民进不去学校,也进不了劳动市场。国际组织只能维持10%的援助需求,剩下的人连“等死”都讲究排队顺序。
从整个国际社会看,大家都在“踢皮球”。伊朗用国家安全当甩锅理由,巴基斯坦借安全压力低调清场,西方忙于自家危机。谁管?谁都不管。阿富汗被强制塞入数百万人,全球体系却只会开两场新闻发布会。
更尴尬的是,阿富汗难民危机不是孤立事件。这是全球地缘格局碎片化的直接后果,也是国际安全治理失效的标志。战争比和平便宜、驱逐比接纳安全、口号比行动简单。如果世界最大公约数是沉默,那么,今天的阿富汗难民,明天就是下一个危机出口。
铁一般的现实是,47年过去,阿富汗人还是棋子。这一次,甚至连当棋子的资格都快没有了。400万人命运,注定无人问津,只能消失在历史尘埃。联合国宪章里的“人人生而自由、享有尊严”,在阿富汗只是形同虚设的口号。
每天2万人被遗忘,国际社会的信誉也跟着被一点点消耗。这不是一场远方的危机,而是全世界良知的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