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特托人带话马科斯:如果能回国,两家旧账一笔勾销
“懂王的牢饭改口了,小马这次低头是真怂还是装怂?”菲律宾八月突然冒出一个炸消息:天天把杜特尔特喊“毒枭庇护者”的马科斯先动手把亲闺女莎拉的爸爸送进海牙,接着又把亲手铐人的警察总长托雷革职。消息一出,马尼拉街头的电视屏下面蹲着吃炸香蕉的大爷都傻眼:这孙子想干嘛?
先说最抢戏的这一刀。八月二十六号深夜,托雷正在警署啃汉堡,上面一条短信把他饭碗敲碎:立即停职,交接走人。托雷打了个“?”过去,对面不回,手机一扔,黑屏。兄弟可是半年里四次去海牙押人证的老功臣,一眨眼就成了废旧文件。谁通知的?总统府的小文案自己也在群里问“真的假的”。
再说左手医生,右手烤串的老杜本人。老爷子在荷兰窝了快两百天,九月二十三号等一个听证。这场如果检察官说“现有证据足够往前走”,那后面开庭就铁了。孙子辈的律师考夫曼上礼拜跳出来说“和马科斯方面在聊回家的事”。街头立刻炸锅,一起瞬移到热搜榜一。网友直接开喷:前脚抓人后脚求饶,真把剧情当肥皂剧?其实两边律师连个正式文件都没签,就是一句口头“在谈”而已。
民调紧跟补刀。八月刚出炉的调查显示,马科斯的满意率只剩25%,创新低;另一边莎拉的一票候选人支持率冲高,全国副总统和总统像坐跷跷板。专家卡洛斯·门多萨在电台慢悠悠吐槽:砍掉托雷,等于砍掉“强硬路线”那只鸡,马科斯想往中间靠,又怕极左极右都不买账,于是先丢块骨头让狗别乱叫。
再拉回现场。马尼拉上周暴雨成灾,新城老城区的排水沟全堵,网友白天拍到皮卡泡成木筏。马科斯跑到前线演讲,脚底下全是浑水,雨伞被风掀翻三次,场面尬到家。评论区刷:“不如先摆平洪水,再想牢房老头。”可事实就是,牢房老头才是真选票发动机。老杜的女儿莎拉连着两周在马尼拉大学路演,人挤人,手环发完还喊加印一万份。她的团队直接发数据:每次莎拉提到“父亲为国家吃苦”,现场掌声分贝飙到118,手机测出来的。
隔壁韩国的例子也在推特上被反复转载:朴槿惠蹲牢那会儿,文在寅刚上任,民调呼呼掉,后来也试过松一点点探视条件,对方阵营才没把抗议横幅天天插在青瓦台门口。众网友一句神评:东亚总统不会玩“松一年紧一年”,根本活不过两集。所以马科斯这时放软,其实在抄旧作业。
另一边,莎拉的算盘极细。她弟弟塞巴斯蒂安·杜特尔特已经放话九月再组车队长龙,要求“老人回国受审”,口号喊得震耳,实质是把莎拉往前拱。莎拉自己出镜头时重点一句:如果马科斯愿意让父亲回家,她愿意坐下来一起解决毒品战争责任清单。话里话外都在给自己抬身价,顺便把“回与不回”的双选题抛给观众。
说到回与不回,关键卡在九月二十三,警方提供的机密视频能否让法官拍板继续羁押。视频至今未被完整披露,只流出个十几秒片段,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海牙的监狱规矩是,如果检方明确不起诉,七天之内就可以订票回家,司法部门想留人都得再打官司。马科斯如果真的要台阶,《回国协议》最粗暴的版本就是“检方不追”,代价是杜家出一份保证书接受国内调查。双方团队已经试探性交换过三版草稿,目前卡在要不要公开道歉的字眼上。
野路子消息还在飞。八月二十九日,马科斯派的二号人物马丁·罗穆亚尔德斯自己去上海参加博览会,被拍到跟某基金大佬吃饭。狗仔图一放,庙堂高江湖远都在猜:是要拉中方面子给美爹看,还是拿经贸换政治筹码?没人说破,但话题绑着老杜也是神速:老爷子当年就是主打中菲合作,如果马科斯真打算让老头回家,北京那头也许乐得点个头,只是明面不能说而已。
再把镜头给到真正头疼的普通市民。大学生玛丽亚在学生宿舍直播:泡面杯堆成小塔,她盯着手机抱怨,“马科斯说托雷下台是为了系统改革,我看是系统卡死才推托雷下台。”下面弹幕刷爆:“加一!”“他不怕失业,我怕涨价。”从街头小吃摊到Grab司机,抱怨点全在生活账单,可没几个人真信“老爹回家就能把菜价打下来”。但民调给出的残酷数字是:只要有46%的选民认为“放老杜回来也算第一步道歉”,马科斯的账本就能翻页。这叫政治算子,不算感性账。
眼瞅十月初还将迎来台风季节,气象局已经发文提醒准备沙袋。记者站在马尼拉贫民区采访,挨家挨户的塑料屋顶上压着轮胎防止被风掀走。大妈对着镜头吼:“先把水退了行不行?老杜回不回来都得吃饭!”一句话把政治大戏瞬间拉回地面。
九月第一周还有内部议程。总统府内部行程表显示,马科斯九月三日安排了未央宫酒店闭门会议,影子队伍成员包括卸任最高法院法官、前情报头子、莎拉的弟弟塞巴斯蒂安突然出现在菜单名单上,这组合怎么看都像密谈大戏前夜。据说会前老杜家属只提三个条件:其一,老人身体必须送进圣卢克医院检查;其二,法律团队全程陪诊;其三,回国乘专机国旗礼仪,不接受商业航班押运。一项谈崩就可能全场散伙。
再看九月的太阳台历,从来不会给任何人留情面。国会议员已经排好听证会,蔬菜水果进口要拿疫情当挡箭牌涨价;邻国芯片订单砍半,菲外劳汇款缩水9%,每一条都能把老百姓的火气再升高两度。马科斯在推特上连发三条“防洪应急响应三步走”,下面立刻冲进来一万条“先把老杜弄回来再说”。网友根本不想听解释,只想看爽剧回转。
而爽剧最标准的套路是:英雄总得先掉坑。马科斯现在的坑就是支持率,25%是个深坑口,再往下掉就可能触发提前选举的铁链。杜特尔特那边也不轻松,保外就医不是私人飞机直接回家睡觉,程序依旧漫长,万一回到马尼拉机场又被带走,戏码直接变闹剧。两边的后援会早已把吹哨人和呐喊团上载全网,谁先说错一句话,舆论火药就炸谁。
时针继续往前。九月第三周如果没有意外,老杜律师团队将向海牙法庭递交新证人名单,包括三名时任缉毒署指挥官,他们愿意出庭作证揭发“上级指示”。这份名单一出,公诉团队压力陡增,既要维护“毒品战争合法”的主论调,又要避免名单上的人把火烧回现任政府。马科斯的策士紧急开夜会,话题绕了一圈又回来:老爷子回国能不能“变成一个国内政治事务”?三方律师正为此互丢备忘录。
隔天,社媒疯传一张偷拍照:马尼拉机场贵宾楼门口停了辆救护车,侧门贴着圣卢克医院logo,时间是清晨五点。网友一秒脑补:老杜要落地?随后有人辟谣:只是普通演习。但谣言和真相隔着一根网线的距离,点赞数就能涨十万。
眼下唯一能确定的消息只有一个:听证会日子不会改变。马科斯和莎拉的脸色都在倒计时的秒表里跳动。马科斯只要还握着总统印,他就能决定囚车走哪条路;但只要莎拉控制副总统和三分之一的参议院票数,她就能让马科斯的印不敢盖得太绝。双方其实都站在一把拉满弓的弦上,谁先松手,谁就跌进坑。
退烧药都压不住这场高烧的政治热浪,街头黄牛已经把听证会当天的旁听名额炒到一张十万比索。普通人在地铁里刷手机骂假期取消,而政客们在空调房端着红酒算账。应了那句老话:戏唱大了,只有观众老老实实掏腰包买爆米花。
说不定再过几天,新闻弹窗突然甩出一句“老杜今晚抵达尼诺伊·阿基诺机场”,那画面够飙热搜七天。也说不定法官一句“案件继续”,老爷子继续原地踏步,全国继续拧巴。无论如何,开瓶啤酒坐稳小板凳,这就够了。小马到底先救水灾还是先救老爹?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