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拒绝接奥运,早该说清楚,别来玩双标游戏
你说中国拒绝接奥运,网友们是不是都想骂人了?“早干嘛去了!”,真是想说,这事就别扯了,早说清楚,还能让人继续天真梦想?北京2008那次,亏了足足五百亿,光靠去年北京冬奥,花掉的资金都能养一支庞大的航母舰队,结果现在怎么着,好像都变成了花架子。场馆、设施都还在,只是用来拍个二手广告,哪有真正在用的?别说没说,咱们最基础的民生问题,哪一个没更急着解决?离家近的好学校、便宜的菜、养老的保障,都比用“奥运标签”来个“世界一流”要实在多了。
奥运会像个超级巨大的规模派对,谁都喜欢那种气场,但真到掏钱、分利的时候,账算得清清楚楚。去年冬奥会疫情期间,被说得一文不值,虚了个寂寞。再看看当年北京做了那么多年准备,投入多少?早就可以得出个结论:第一场奥运,打的是国家硬实力和国际形象的牌,赢在人心。可是到灰头土脸,还是不停地放汤,丢中国的脸。
我倒觉得,很多人只看到金牌和场馆漂亮,忘了这些钱用到头上之后,能不能让普通人过得更好点?发展中国家不缺热闹,缺的是实在的幸福感。你让北京冬奥的场馆变成冰雪另外一种用途,那才叫做性价比。如今,谁都知道,奥运会可能不是中国的硬约,但绝对是个“甘蔗”,棒得太辣手,抽多了,自己疼。
再说吧,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甚至其他省会城市,都有硬件基础,完全可以承办奥运。只没人愿意“吃苦”点,把钱真正用在民众身上,那才是最实在的事。去年冬奥刚结束,很多人还在感叹“这是一次全民的秀”,可秀完之后,民生、教育、医疗还卡在这里,变化没几。你说这场“盛事”,真要让百姓真感受到幸福,那还得用心打基础。
而且,国外说起中国,除了那几个“旗帜”场馆,别的国家还在追求“全民健身”、“改善环境”。我们到头来坐等“金牌+场馆”的“光环”,有用吗?不少省会都装了新场馆,可是用的人少得可怜。你想,白白浪费资源,还不如把这些钱用到老百姓最关心的事上,像改善交通啊、提升教育啊,真的能炒出点民心。
咱们自己都知道,奥运这事要搞就得真干。别拿“荣耀”绑架老百姓,看似一场“国际大秀”,实际上是个要靠钱砸出来的硬货。你说,要是拿这些钱,造个高端航空母舰、多建几个航母级别的基地,或者直接搞基础设施大升级,岂不是更实在?反正,谁还在乎那几个“金牌”刷不刷?有那个时间,早把民生搞明白了。
要我说,下一次办奥运会,不如就考虑在广州或者杭上海这样,交通便利、民生指标好的城市搞一场“经济奥运”,不求啥世界顶级场馆,只求实在。人家愿意看,愿意参与,别再搞那种“中看不中用”的炫耀秀。奥委会为什么偏偏找中国?想转手赚个锅底的钱吧?为什么不研究一下:他们是不是也意识到,咱们不是什么“土豪”随随便便就投钱?我们不是没钱,是看得明白。
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难不成又要被别国拿着“委屈包”耍?还真是让人心累。中国多少年积累下来的硬实力和大国形象,还不如一场电影的票房来得实在,搞个虚的,早晚会被拆穿。现在的一定要明白,老百姓不是傻子。你还指望我们靠场子面子养活?能不能用点脑子,把全民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别只扑在“国际舞台”上,自己家门口票都买不起,何谈国家的强?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还是你觉得下一次还能有人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