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教游客怎样躲避藏
最近,一则关于游客在西藏民宿的经历引发了不少人的讨论。
事情听起来有点像电影桥段,但却是真实发生在一位男游客身上的。
这事儿提醒我们,出门在外,尤其是在大自然环境比较原始的地方,很多时候得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光凭着一股好奇劲儿就往前冲。
话说,这位男游客来到西藏旅游,按说玩了一天也该累了。
晚上,他在当地一家民宿登记入住。
本来嘛,安安稳稳睡一觉,第二天继续行程,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可偏偏这位游客,到了晚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那种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眼睁睁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自己却毫无睡意的感觉,相信不少人都有过体会,确实是挺难熬的。
就在他百无聊赖的时候,他无意中发现桌子上放着一本书。
抱着打发时间的心态,他随手拿起来翻看。
结果发现,这竟然是一本关于动物世界的书,而且里面还专门讲到了青藏高原上的一种大型猛兽——藏马熊。
更具体的是,书里甚至还详细介绍了游客遇到藏马熊时,应该怎样去躲避的方法。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巧合?
一个睡不着的人,随手拿起一本教你躲避猛兽的书。
可能也是没辙了,这位男游客就索性照着书里介绍的藏马熊,开始在脑子里“数熊”,希望以此来分散注意力,消磨精神,好让自己能慢慢进入梦乡。
说起来,这方法也挺特别的,跟咱们平时“数羊”有点异曲同工之妙。
没想到,这招还真管用了,过了一会儿,他竟然真的睡着了。
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失眠者成功入睡的温馨小故事,可事情的高潮才刚刚开始。
到了凌晨时分,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动物吼叫声,突然划破了寂静的夜空,把还在睡梦中的男游客猛地惊醒。
他心里一咯噔,这是什么声音?
出于好奇和一点点不安,他赶紧起身,走到窗户边,往外一看。
这一看可不得了,他竟然发现,就在民宿外面不远处,有几头庞大的身影正在来回走动!
定睛一看,赫然就是他睡前“数”过的——藏马熊!
这一下,他可真是彻底清醒了。
活生生的藏马熊,就在窗外,这冲击力可比书本上的文字和图片强太多了。
按说,这个时候,一般人都会选择赶紧关好门窗,躲在屋里,或者悄悄观察一下,毕竟野生猛兽的危险性是众所周知的。
但这位男游客,接下来的举动却让所有听到这事儿的人都大跌眼镜。
他竟然,拿起手电筒,打开房门,径直走了出去,打算近距离观看这些藏马熊!
我的天呐!
听到这儿,很多人可能都会像当时的民宿老板一样,腿都吓软了。
藏马熊,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喜马拉雅棕熊,那可是青藏高原上真正的“霸主”之一。
成年藏马熊体型巨大,体重能达到几百斤,站起来比一个成年人还要高得多。
它们的力量非常惊人,据说一掌下去能拍碎石头,奔跑速度也很快,短距离冲刺起来,比奥运冠军还要快。
它们是食物链顶端的捕食者,野性十足,领地意识又强。
在野外遇到它们,一般情况下,专业的建议都是要保持冷静,慢慢后退,避免刺激它们,更不能主动靠近。
书里既然教了躲避的方法,肯定也是基于对这种猛兽习性的了解和对游客安全的考虑。
可这位游客呢?
他倒好,不仅不躲,还主动拿着手电筒凑了上去。
这哪里是看动物,这简直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在开玩笑,在跟死神“擦肩而过”啊!
从咱们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简直是难以理解。
他可能是睡意还没完全消散,脑子有点迷糊,也可能是内心那股强烈的好奇心占了上风,压过了对危险的本能恐惧。
但不管怎么说,这种行为都是极其危险和不负责任的。
幸运的是,这次他捡回了一条命。
据后来民宿老板分析,当时那几头藏马熊可能正忙着觅食,它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寻找食物上,并没有把这个突然出现、拿着手电筒的人类视为直接的威胁。
要是它们觉得自己的领地被侵犯了,或者食物被干扰了,又或者被手电筒的光线激怒了,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说白了,他这次能全身而退,纯粹是运气好,撞上了熊没那么“心情好”或者没被激怒的时候。
这件事情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西藏地区地广人稀,生态环境保存得非常好,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像藏马熊、雪豹、狼等野生动物,在很多偏远山区是比较常见的。
当地的老乡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他们对大自然的法则和野生动物的习性非常了解。
所以,咱们会发现,当地人晚上很少单独出门,即使出门,也都会结伴而行,甚至会携带一些防范工具,比如防熊喷雾或者能发出巨大声响的铜锣等等,来驱赶潜在的危险。
这些都是他们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也是咱们外来游客必须虚心学习和遵守的。
那本教他躲避藏马熊的书里,肯定写了不少常识,比如遇到熊不能跑,因为你跑不过它,反而会激发它的捕食本能;也不能直视它的眼睛,这会被视为挑衅;要慢慢后退,同时发出声音,让它知道你是人类,不是猎物等等。
可这位游客呢,他却把书里的警告当成了耳旁风,不仅不躲,还主动凑上去。
这真是把书里的知识和警告完全颠倒过来了。
藏马熊虽然平时不主动攻击人,但一旦觉得自己的领地被侵犯,或者认为人类威胁到它们的幼崽,发起火来,那可真是六亲不认的。
等到天亮之后,民宿老板特意带着这位游客去看了看附近树上的抓痕。
那深深的爪印,足有手指粗,清晰地告诉他,这些可不是动物园里被驯化了的“乖宝宝”,它们是真正的野外王者。
亲眼见到这些痕迹,这位男游客这才后知后觉地感到害怕起来,连连表示以后再也不敢这么冲动了。
这事儿也让咱们反思,现在很多人喜欢去一些原生态的地方旅游,去体验大自然。
这本身是好事,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对大自然保持足够的敬畏之心。
中国这些年,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很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得到了改善,种群数量也在逐渐恢复和增长。
就拿藏马熊来说,得益于国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它们的活动范围和数量都在稳步增加,这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来说是件大好事。
但同时也意味着,咱们在野外遇到野生动物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所以说,出门在外,尤其去到这些野生动物可能出没的地方,咱们一定要听当地人的劝告,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旅游指南。
好奇心谁都有,但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
再美的风景,再独特的体验,都得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
只有平平安安的,才能真正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这次这位游客是幸运的,但下一次,可就说不准了。
希望大家都能引以为戒,安全出行,文明旅游。